现实生活中,不少夫妻在面临婚姻危机时,往往还伴随着债务纠纷。不少当事人会担心:
“我们还有债务没处理清楚,现在还能离婚吗?”
“对方贷款我并不知情,这笔债我要负责吗?”
“先离了再说,债务以后慢慢解决可以吗?”
今天,广东腾业律师事务所为大家科普一下:夫妻在有债务纠纷的情况下,是可以离婚的,但债务的处理方式需要格外留意。
一、法律上怎么规定的?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规定:
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也就是说,无论是否存在债务纠纷,法院是否判离的核心仍在于“感情是否确已破裂”。
债务纠纷并不构成阻止离婚的法律障碍,只是法院在处理离婚案件时会一并处理相关的共同债务或个人债务问题。
二、债务纠纷怎么处理?共同债务 VS 个人债务
法院在离婚案件中,对于债务的处理,主要区分两种类型:
1. 夫妻共同债务
夫妻共同债务,是指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为家庭共同生活、共同经营所负的债务。比如:
共同购房贷款
家庭经营借款
为子女教育支出的信用贷款等
此类债务即使由一方签字,如果能证明用于家庭共同生活或经营,通常也被认定为共同债务。
离婚时,法院会根据双方经济情况、债务责任等进行分担。
2. 一方个人债务
如果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擅自举债用于赌博、个人挥霍、与第三者消费等非家庭用途,则另一方可以主张:
该债务为“个人债务”,不应由夫妻共同承担。
当然,举证责任在于主张为个人债务的一方。所以建议如实保留相关证据,例如聊天记录、消费记录等。
三、债务未处理完,能否先离婚?
可以。法院可以先行判决离婚关系解除,同时或之后再处理债务问题。
有三种常见情况:
一并处理:在离婚案件中同时处理财产分割和债务划分。
另案处理:离婚判决后,因债务存在争议,可以另行提起债务纠纷诉讼。
协商处理:离婚协议中明确约定债务分担比例,但该协议对债权人无约束力。
提醒:即使离婚协议约定某方偿还全部债务,若是共同债务,债权人仍可要求夫妻双方承担清偿责任。
四、实务建议:如何降低风险?
如实申报债务情况,避免离婚后债务“反噬”;
离婚协议明确债务责任,尽管对外无约束,但对内部责任分配有效;
注意举证责任:想认定为个人债务的,必须有力证据;
涉及大额债务建议律师介入,防范法律风险。
总结一下:
有债务纠纷不影响离婚,关键看感情是否破裂;
离婚时债务可以一并处理,或另案解决;
共同债务需依法分担,个人债务可据情免责;
离婚协议并不约束债权人,需理性应对法律责任。
管理员
该内容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