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腾业律所:故意伤害罪刑事辩护律师告诉你:正当防卫与故意伤害的界限在哪里?

发布时间:2025-08-28人气:7

在刑事案件中,正当防卫与故意伤害,往往是一线之隔。很多案件的争议点,就在于当事人到底是在行使正当防卫,还是已经越过了防卫的限度,触犯了故意伤害罪。作为刑事辩护律师,我经常接触到类似案件。今天,就结合刑法的规定与司法实践,来和大家聊一聊这两者的界限。

一、什么是正当防卫?

《刑法》第十条明确规定:为了使国家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行为,不负刑事责任。这就是正当防卫。

简单来说,正当防卫的关键点有三:

存在不法侵害:必须是正在进行的违法行为,比如持刀抢劫、暴力殴打。

防卫对象正确:行为必须针对实施不法侵害的人,而不是无关人员。

防卫意图明确:目的是制止侵害,而不是报复。

只要符合这三个条件,哪怕防卫行为导致了侵害人受伤甚至死亡,也可能被认定为正当防卫,不负刑责。

二、什么是故意伤害?

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非法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关键在于主观上具有伤害他人的意图,而不是单纯为了制止侵害。

例如,争吵后怀恨在心,拿起工具打人致伤,这就是典型的故意伤害。它和正当防卫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动机和对象:故意伤害没有制止侵害的目的,而是单纯的伤害行为。

三、界限如何把握?

实践中,区分正当防卫和故意伤害往往有难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防卫是否必要

防卫的行为要与侵害的危险相适应。例如,别人只是推搡了一下,你却拿刀刺伤对方,这显然超过必要限度,可能被认定为防卫过当,甚至构成故意伤害。

防卫是否及时

正当防卫必须发生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时。如果对方已经停止侵害,你事后再去追打对方,就不能算防卫,而可能被认定为故意伤害。

四、典型案例解析

在司法实践中,有的案件防卫与伤害的界限非常细微:

案例一:街头遭遇抢劫

受害人被持刀威胁,情急之下夺刀反击,导致对方受伤。法院一般会认定为正当防卫。

案例二:争吵后动手

两人因琐事争执,对方已经没有继续侵害行为,但当事人怀恨在心继续殴打对方致伤,这往往会被认定为故意伤害。

这些案例说明,判断的核心标准是:防卫是否针对正在发生的不法侵害,是否与侵害的危险程度相当

 1753933714390.jpg

 

五、律师辩护的关键点

在涉及故意伤害罪的案件中,刑事辩护律师通常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

证明存在不法侵害;

强调防卫行为的必要性和正当性;

尽量避免行为被认定为防卫过当。

在很多案件中,是否能成功认定为正当防卫,直接决定了当事人的自由与人生。因此,一旦涉及相关指控,尽早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至关重要。

六、结语

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公民保护自身权益的一项权利,但它并不是无限制的。越过合理的界限,就可能落入故意伤害的范畴。对于普通人而言,理解二者的界限,可以在关键时刻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广东腾业律师事务所一直专注于刑事辩护领域,希望通过这样的科普文章,帮助更多人厘清法律边界,正确行使正当防卫的权利。广东腾业律师事务所,位于广东省深圳市红岭中路1012号国信证券大厦三楼。是中国一家集团化的律师事务所,目前服务区域覆盖香港、澳门、广东、广西、福建、贵州、四川、海南、江西、湖南、湖北、长春、黑龙江等多个城市。多名执牌超过30年的资深律师领航,带领全国1000多名执业律师与合作律师,服务了全国超10000+用户。90%+胜诉率,聚焦各类民商事纠纷及刑事案件,为境内外客户提供卓越的法律服务。请好律师,办好案件,广东腾业律师事务所。

 


你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

0 0
标签:全部

网友评论

管理员

该内容暂无评论

局域网网友
在线客服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4006996669

微信咨询
无罪刑事律师_贪污罪辩护律师_深圳强奸罪律师
返回顶部